搭棚1.jpg 

「主持,我把三十六房的棚都搭好了。」

要說到香港電影的發展,在我們所熟知的八零年代嘉禾、新藝城當道之前,當時期獨霸電影數十年的電影公司莫過於「邵氏」。
由邵逸夫與邵仁枚兩兄弟創立,並且跟無線電視合作,運用電視台的演員來配合他們拍戲,這也是為什麼邵氏電影中總是會有一堆演員在裡頭出現,但是戲份都不長的原因,是一種魚幫水水幫魚的共生關係,一方面幫助演員慢慢打響知名度,一方面鞏固自己公司的地位。(←事實跟我想像的似乎有點差距,實情請看留言回應)
久而久之觀眾也知道,「邵氏出品」,就是大堆頭的品質保證,這後來也影響了嘉禾跟新藝城很大,也就是為什麼香港會有這麼多大堆頭電影。
可惜,八零年代嘉禾作大,新藝城崛起,邵氏電影卻顯得一成不變,對於習慣西方電影的觀眾來說,邵氏的電影就有點沉悶,導致邵氏電影票房逐漸下滑,因此邵逸夫決定八零年代中期就慢慢減少電影產量,九零年代幾乎沒有作品推出,更在千囍年後將名下所有電影賤賣給「天映公司」,這也就是後來為什麼電視上的邵氏電影最後都會有個「天映出品」的原因。
而邵氏就只專心電視發展,直到近一兩年才又開始拍電影。

而說到邵氏電影,論劇本來說,邵氏可以說是所有電影公司中劇本最扎實的電影公司,他們電影多半聚集在「民間傳說」「歷史典故」上面,以最近最常播出的《乾隆皇系列》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以稗官野史為主軸,正史做輔助,拍出來的片就算過了幾十年的現在看起來也還是很有趣,不覺得無聊。
不過說到港片,就不得不說「武打片」。
武打明星這個區塊過去我也說過很多,這邊我就不再複述,而讓邵氏打響名號的,我想非劉家良莫屬。
黃飛鴻直系傳人,硬橋鐵馬的真功夫,一招一式都帶有很強勁的力道,他的武打只有一個字──真!
就是招招狠毒毫不留手的真功夫,沒有花俏的拳腳,沒有華麗的招式,一出手就是要見血不留情,讓他在武打界留下響亮的名聲。
搭配上自己名義上的師弟(實際上的徒弟)劉家輝,兩人共同在畫面上留下不可抹滅的好身手,打出一條血路,靠著《少林三十六房》在亞洲打響名號,不過我個人最愛的當然是這部,《少林搭棚大師》。

 搭棚4.jpg

「我的武功不是幫人出氣,是讓大家和氣。」

染坊老闆請來高手幫忙管理工人,並藉著武功高強的打手硬扣工人的薪餉,大家看不下去卻又無法反抗,只好找不學無術的小混混周仁傑(劉家輝)幫手,在一幫人裝神弄鬼之下,成功唬弄過去,總管決定不扣薪水,但是老闆不信,要他再來一次,結果卻反被釘的滿頭包。
周仁傑不甘心,決定混入少林寺學功夫。


正所謂:有功夫,無懦夫(轟隆)

早期的武打電影都是這樣,都要有一個很完整個開頭,要有一個很悲壯的原因才讓主角豋場,這部片當然也不意外。
雖然我不知道那個染坊老闆到底在想什麼,請一大堆吃飯打人的傢伙難道就真的比不請來的便宜?或許是啦!但是也難保哪天他們不會窩裡反。反正劇情設定不重要,就是越悲壯越好,這樣主角的豋場才更有氣勢。
小混混周仁傑不學無術,但是騙人很有本事,原本他是不想答應大夥的邀約,畢竟他也知道自己是騙人的,沒有真功夫,光從這一點就看的出來,他其實很聰明,要騙當然是騙一些沒有風險的笨蛋阿,騙那些有功夫的人,騙的過就賺到,騙不過就被打死,這怎麼算都不符合投資成本,傻子才跟人去騙哩!
不過他這個人就是重情重義,拗不過大家的盛情,只好裝神弄鬼,吊威也、裝氣功大師,把自己弄得跟劉謙一樣,第一次就成功矇混過去。
但是,這麼簡單就蒙混過去,那後面就甭玩了,所以沒多久就被拆穿,還被打的滿頭包,被打還沒關係,還被自己哥哥誤會,臭罵一頓。
不甘心之虞他就衝上少林寺,想學會三十六房的工夫。

老實說,我真的沒想到光這樣電影就可以演半個小時,如果是現在早就被人罵到臭頭了,第一段過去完全沒演到主軸是怎樣啦!其實可以不用描述的這麼完整的。
依照現在的作法,他們會直接切入重點,讓周仁傑直接搭棚,然後夜深人靜的半夜,讓他慢慢回想到過去,用倒敘法去描述,這樣一來就比較可以讓人直接進入重點,而不是坐慢車這樣慢慢來,太慢了。

另外,不要問我裡面的其他演員到底是誰,除了劉家輝跟惠英紅之外沒有一個我認識的,就這樣。

搭棚2.jpg 

「北少林寺下面那一個村子來的。」


周仁傑想裝少林寺弟子,卻都被識破,最後他趁三十六弟子回去少林寺的時候裝成北少林弟子混入,卻被三德和尚輕易識破,三德要他先把頭洗乾淨再說,卻讓周仁傑無意練出一身基本功。最後被三德派去搭竹棚。


電影要從這一段開始才慢慢好看,所以前一段如果沒看到的,基本上也可以不用看(咦?)

周仁傑想進少林,但是又沒有門路,他原本想裝和尚混進去,反正都光頭嗎XD
但是各種方法都用過,就是沒有一個成功。
結果就這麼巧,聽到附近有人在說三德的第三十六房的事情,俗家弟子初入少林第一年學完基本功之後都會有一個返鄉假,讓他們回去見江東父老,但是這也是個試驗,試驗他們是不是真的有耐心要學功夫,有些人如果撐不下去在這個返鄉假就可以逃跑不用回少林受苦。
而更巧的是,那個收假日就在周仁傑到少林的隔天!
他就正大光明的裝成俗家弟子。

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三德又不是白痴,怎麼可能看不出周仁傑是裝的?即便是這樣,三德還是三德,他就是想看看你這小夥子可以玩出什麼花樣,所以就叫他去洗頭,洗頭方法也很炫,給他一塊石頭要他打井洗頭XD
沒想到就這樣玩,也可以玩出心得,周仁傑還真的就靠一塊石頭把自身的體能都練出來,有了基本功,三德想要抓他頭都還可以閃躲一陣子,沒這麼容易就被抓到,也算小有收穫。
不過三德也趁這幾天時間查出周仁傑的底細,知道他為什麼想要進少林學功夫。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更何況周仁傑只是要幫鄉親父老出一口氣,也不算壞事;但是他畢竟不是正大光明從少林正門進去,沒有正式拜師學藝,如果這樣就教他功夫,對其他人也未免說不過去,再加上尋仇這件事情在少林弟子是不允許的,所以三德只好退而求其次,叫他去搭棚。
名義上是少林要大修,實際上是要周仁傑自己去偷學少林武功,這樣就不算三德的弟子,他以後在外頭有什麼樣的事情也都不能算在少林寺的頭上,更重要的是,他短期之內就有小成,不用學上數十年才能報仇。

而這部片也有著邵氏的一貫幽默,他們的電影都會有一些讓人會心一笑的場景,例如周仁傑的假戒疤、他的黏衣十八沾、想裝少林俗家弟子卻都出糗,甚至於黃頭髮、白頭髮,都是邵氏一貫的幽默風格,沒有讓人哈哈大笑的那種誇張性,是另一種不同的幽默趣味存在。

 搭棚3.jpg

「你叫我走就走?我不走。」

周仁傑將棚搭好之後卻被三德趕走,回到家鄉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學會了一身武功,他再次闖入染房要跟總管講道理,成功擊敗王老闆,讓老闆答應不減工人的薪資。


雖然電影叫《少林搭棚大師》,但其實電影中真正描述周仁傑搭棚的片段並不多,沒有很詳盡的將搭棚過程描繪出來,雖然有刻畫一些他用竹條自製的訓練用具,不過有些地方要怎麼訓練?這我真的想像不出來。
有看過《少林三十六房》的人應該知道我想說什麼,像是眼力房、鐵頭防、定力房,這就不知道要怎麼自製了,不過手腳的基本訓練還是沒問題,看他打棚子那一段我直覺就想到詠春木人樁XD

一年多的時間就讓周仁傑將少林三十六房都看透,基本功也學到了,三德知道以周仁傑的資質,這樣的功夫就夠他行俠仗義了,所以他就叫周仁傑下山。
一番爭鬥之後其實觀眾也看的出來,他的基本功不比那些正在訓練的俗家弟子差,所以要當工人出頭應該是沒問題。
只是回到家的周仁傑卻還傻愣的以為自己什麼東西都沒學到,還以為自己跟一年前一樣,什麼功夫都沒有,在小暴牙的提醒之下他才終於發現自己學會武功了。
是有沒有這麼傻的人阿,跟三德在竹棚可以打的不相上下的人怎麼會不知道自己有明顯的成長呢?有難怪三德一直看著他笑,就算笑,也笑他是個白痴。

最後一段就是周仁傑跟染房保鑣的大亂鬥。
這一段十五分鐘足足,看的有夠過癮的,雖然大體不脫早期武打片見招拆招的套招武打,但是明顯的速度變快,而且招式也比較真實,是真實中可能會看到的武打招式,這也是劉家良的經典招牌,不誇大、不瞎搞,沒有飛天遁地、沒有什麼鬼怪名稱,就是真功夫一招一式的對打,就算在一對多也毫不虛假,真真實實的硬橋鐵馬。
另外搭配上電影名稱,運用「竹條」的搭棚功夫,讓武打多了一絲趣味性,也是早期武打的一大躍進,這一點也讓劉家良在往後武指設計有了啟發,讓武打多了不一樣的味道。

最後一場周仁傑對上王老闆跟他一班嘍囉,不知道為什麼我第一個直覺就想到成龍的早期武打電影,相似度超高,差別只是劉家輝被打到的時候沒有跳來跳去XD
當然,這多少可能跟八爺有關,當年八爺的「奇招怪拳系列」也是武打新潮流,不可否認這之間可能相互有影響,不過看起來還是劉家輝的比較順眼XD


整體而言,這是一部絕不會讓人失望的電影,如果電視上有播,不要懷疑,看就對了。

爛片欣賞,下次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社長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